AI來輔助,醫院省力又快速 人工智慧運用於肺癌癌症登記與低劑量電腦斷層影像

導入NLP開發肺癌癌症登記輔助程式,降低癌登人員負擔
國民健康署結合國家衛生研究院開發癌症登記AI輔助程式,已開發完成肺癌癌症登記報告自動產出至少30個欄位,且準確度達85%以上,試辦醫院之癌症登記人員表示,每筆資料約可減少1-2分鐘的重複確認時間,減少癌症登記耗費時間。
導入肺癌影像輔助程式,加速臨床影像判讀
肺癌死亡率長期高居我國癌症死因第一名,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可降低重度吸菸者20%肺癌死亡率,然而以64切1電腦斷層而言,判讀時需閱覽近400張影像畫面,對醫師而言,實是一種相當吃重的工作。為有效推廣LDCT肺癌篩檢,並同時節省醫師閱片時間,國民健康署結合國立臺灣大學,利用AI開發LDCT影像輔助程式,協助進行複雜的肺結節標註與報告繕打作業,開發完成的輔助程式對肺結節偵測準確度可達85%以上,對於大於6mm的結節,準確度更超過90%,在導入試辦醫院使用時,以滿分5分進行評估,使用滿意度在15位放射線專科醫師當中達到4.5分。
提供免費AI輔助程式,協助全國醫院導入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為了讓全國各醫院在推動肺癌篩檢及癌症登記工作上更快速、省力,發展完成的AI輔助程式將免費提供使用,在今(112)年底前導入,還有專業團隊提供使用諮詢,歡迎各醫院主動聯繫。目前已完成北、中、南三區之3場推廣說明會,合計有110家醫療院所、367位癌登人員與資訊人員參加,鼓勵有興趣瞭解及合作導入之醫院,踴躍接洽國民健康署委託團隊(肺癌癌症登記輔助程式請洽國家衛生研究院張小姐,06-700-0123轉65566;肺癌影像輔助程式請洽國立臺灣大學呂小姐,02-2312-3456 轉270304)。
備註:
「切」指的是斷層掃描儀器上的偵測探頭,轉一圈可以得到的切面圖像張數,16切表示探頭轉一圈可以得到十六個切面圖像;64切意思是說轉一圈可以得到六十四個切面圖像。
原文連結: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