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lthBee 數位健康平台 (DHP)
睿傳數據深耕於精準健康與人工智慧等多元領域,打造 HealthBee 數位健康平台 (Digital Health Platform, DHP)。
1.職場員工與客戶健康管理:遵循政府職安法規勞工健康服務四大計畫的要求,提供健檢管理流程與健檢報告等資料無紙化,數據分級重點管理篩選高危險個案健康風險評估,健康促進服務與活動加強員工福利,打造幸福職場企業形象。
2.個人健康數位分身:提供HealthBee App/Web 匯集個人數據,如同健康隨行的數位分身,包括健康存摺、健檢報告、醫療影像、生理量測等歷年數據趨勢圖表,分析健康風險提供個人化建議。
3.健康加值服務:配合政府法規與時俱進,持續優化系統與流程;透過AI健康大數據分析及精準健康風險預警,提供個人化早期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

LibraLung天秤肺影 肺部電腦輔助判讀系統 (衛部醫器製字第008042號)
隨著預防醫學意識的提升,各類癌症透過早期篩檢,癌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然而,肺癌在早期是一種無症狀的隱形炸彈,常在腫瘤過大壓迫氣管,引起喘、咳嗽或是遠處轉移時才發現,病程已至第三、四期。據國內統計,肺癌於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約90%,但如果到第四期才就醫,五年存活率僅剩10%。2017年以來,肺癌的癌症死亡率也已超過大腸癌,成為癌症死因之首。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提升肺癌治癒率及存活率的關鍵。
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ow 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是經實證早期肺癌篩檢及早期肺癌診斷最有效益的利器。多年來,政府與醫療致力推動肺癌全民篩檢,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於2022年7月起,為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公費篩檢補助。然而,醫師在三百多張血管遍佈的細切影像中,要精準尋找毫米級可能的微小肺結節,且手工測量肺結節的大小及特性,涉及巨量的影像資料、數倍的人力消耗、長期穩定的品質維持、成本支出…等,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儼然成為判讀醫師沉重的負擔。因此,若僅採取傳統的人工閱片判讀作業,有魚與熊掌難以兼得的血汗與公衛權衡議題。

慢性病風險模型建置
根據WHO全球死亡原因調查,約有70%的人死因來自慢性病。目前全球亞健康狀態人群占總人口75%,若無得宜控制,亞健康逐漸變成慢性病,慢性病為重要之健康殺手。過去 50 年發展的健康風險評估模式目的在提高民眾對自己罹病率的瞭解,最早的 Framingham score 1(FRS)建立以後,一直修正沿用至今。這個分數是以年齡、性別、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C)、收縮壓(SBP)、及吸菸與否來預測 10 年罹患心臟病(CHD)的機率,然而根據研究發現這個模式用在男性是合適的,但會高估女性的風險,不同國家族群也會有不同的風險程度。如何提供健康促進服務及如何預測罹病風險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將是重要課題。